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液晶面板以占60%以上的整机成本而被业界看重,并引发了国内的建设热潮,但鲜有人关注的是,构成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、偏光片、彩色滤光片等零部件和原材料,由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外资厂商手中,具有更高的利润率,这些厂商直接控制着全球面板制造企业的生产“命门”。
以玻璃基板为例,尽管该部件只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7%,但最为娇贵,运输成本非常高,且其产量直接影响到5代线以上彩色滤光片等零部件的产量,是面板生产的最关键一环。目前,全球TFT-LCD的玻璃基板供应中有99%以上的份额集中在美国康宁、日本旭硝子等几大厂商手中,欧洲也有几家公司可以生产,却多是与日本厂家合作,份额尚不足1%。而能供应五代线和六代线玻璃基板的只有康宁和旭硝子,其中,康宁占据了全球5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作为资金、技术门槛都很高的行业,玻璃基板几乎就是一个卖方市场,随着全球平板产业的不断膨胀,相关企业得到了巨大的好处。
从康宁的财报看,它的业绩已连续三个季度超出了该企业内部与分析师们的预期:2009年第二季度,康宁玻璃基板的销售量环比增长100%,远高于内部预期的50%;第三季度,康宁显示科技部继续保持高昂的增长态势,当季销售额达到6.79亿美元,每股收益42美分,环比增长8%;到第四季度结束,它又有15.3亿美元入账,同比增长41%,净利润为7.4亿美元。而据康宁首席财务官JamesB.Flaws透露,公司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已由一年前同期的28%提高到了42%!
同样,旭硝子也在2009年赢得盆满钵满。
该公司在今年2月10日公布的去年全年财报中披露,2009年上半年,包含玻璃基板及电子材料的电子/显示器部门营收为3693亿日元,盈利1269亿日元(2008年度为1266亿日元)。今年,旭硝子预估营收有望增加13.2%至1.3兆日元,年利润增加84.6%至1600亿日元。